关闭
复兴大厦
复兴大厦融合图书馆、德州会客厅、国际交流中心、创新创业中心等多元功能,以建筑语言诠释“知识为基、文化为魂、创新为翼”的复兴密码。复兴大厦不仅是功能性建筑,更是时代精神的图腾。它提醒师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知识筑牢根基,以文化凝聚共识,以开放拓展视野,以创新驱动发展。愿每位学子在此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担当,在复兴征程中书写属于当代青年的华彩篇章。
新青年剧场
站在新青年剧场前,触摸的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跨越百年的青春史诗。从 1915 年《新青年》杂志唤醒沉睡的中国,到今日校园里跃动的音符,这里将成为属于德工院每一代青年的精神坐标。这座剧场的设计中,藏着百年来中国青年的精神密码。砖墙的肌理,镌刻着 1919 年五四街头振臂高呼的轮廓;穹顶的弧度,折射着西南联大烽火中读书灯的光晕;舞台的纵深,丈量着改革开放时“时间就是生命”的奔跑脚步。剧场用建筑语言诉说:每一代青年都是历史的编剧,时代的演员。今年5月31日,这里将迎来新青年音乐节,用青春旋律重释“新青年”的定义。愿这里诞生的每一次掌声,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交响乐中的最强音!
明理山
明理山之名,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倡导学子在追求理想与道德的道路上,保持纯粹,不被私利和功利所左右,追求真理、明辨事理。明理山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学校历史的缩影。承载着学校从初创到壮大的每一步足迹,也寄托着无数师生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正如《论语》所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明理山以其静默的姿态,激励着一代代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在人生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德润湖
“德润”一词出自《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德润身”的具体实践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修身活动。这些活动旨在通过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提升来影响个人的行为和思想,从而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德润湖意在启发师生,以水为师,以德润行。发扬水利万物,生发万物,滋养万物的无私奉献精神,传承宽厚、包容、谦卑的高尚品德。德润湖与明理山相映成景,寓意“仰首明理、俯身修德”。
凤凰台
据《山海经》记载,“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凤凰头上、翅膀上、背部、胸部、腹部上的花纹分别是“德”、“义”、“礼”、“仁”“信”字的形状。凤凰台蕴含着德、义、礼、仁、信等品质,以德为本,以人为本,指引老师们,要用美好的品德去影响学生,用善良的行为去感动学生,用尊重的态度去交往学生,用仁爱之心去关爱学生,用诚信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也有筑台引凤聚英才的深刻寓意。
静心亭
以“静心”为名,源自《礼记·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的修身哲学,亦呼应诸葛亮《诫子书》中“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治学箴言,寓意师生在此沉淀心性、专注求索。静心亭以景载道,将典籍智慧、职教使命与校园精神凝为一体。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契合了学校培养学生静心学习、潜心钻研的精神风貌,激励着每一位学子在求知的道路上,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专注,传承工匠精神,成为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时代新人。
蒸汽火车
上游1524蒸汽火车不仅是工业革命的活化石,更是新中国工业崛起的历史见证者。上世纪 50 年代末,西方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中国工程师用算盘和图纸,在唐山机车厂孕育出了第一台上游型蒸汽机车。1524 的每一颗铆钉都凝结着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 的民族志气 —— 它牵引的不仅是满载矿石的车厢,更是共和国工业从零起步的信念。停驻的钢铁,跃动的精神。如今,它静静停驻在校园里,但那些被蒸汽浸润的钢铁精神从未冷却。虽然这辆机车已卸下汽笛,但新时代的“上游号”正在鸣笛启航。愿你们如这台机车般:以信念为燃料,以创新为轨道,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永做奔涌的 “德工人”!
步步高升台
“步步高升台”,以“登高望远,砺志笃行”为核心理念,平台依山势而建,象征学子攀登学术与品德的至臻之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呼应“步步高升”之名。凭栏远眺,校园全景尽收眼底,春见新芽破土,秋赏硕果满枝,恰似求学之路的生动写照。此处不仅是晨读观霞、夜览星河的雅集之地,更承载着“登台明志”的仪式感,新生于此立誓,毕业生在此留印,激励学子以踏实步履丈量理想高度,传承中华勤学精神,书写当代工匠传奇。
孔子广场
孔子(约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昌平乡陬邑人(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广场是为了纪念孔子、弘扬儒家文化而设立的广场。广场矗立着高大的孔子雕像,周围环绕着绿化景观,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展现出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广场
音乐广场是校园文化地标,毗邻现代化音乐厅,以律动青春·乐享未来为主题打造。广场不仅是音乐厅大型演出的延伸空间,更承载着多元校园文化功能,让艺术真正融入师生日常生活,成为激发灵感、展示才华的开放式美育平台。四季更迭中,春季草地音乐节、仲夏夜交响诗会、秋日民谣季、冬季跨年音乐会四大主题品牌活动贯穿全年,使广场成为滋养艺术素养、激发创意思维的校园文化磁场。
正德门
《礼记·学记》说:“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师者匠心,止于至善”。教师虽然力量微小,但能够通过自己的教育和引导,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应当追求最高的教育境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技艺,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正德门”意在勉励全体教师以德修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真正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烟雨台
却从尘外望尘中,无限楼台烟雨蒙。无数的楼台在烟雨的笼罩下,显得模糊不清。代表着一种朦胧、含蓄、深邃的美。这种美,不仅体现在自然景观的描绘上,更蕴含了深厚的哲学思考和人生哲理。烟雨朦胧中,既隐藏着无限的可能,也蕴含着挑战与机遇。象征着学校历经沧桑,却如同烟雨中的坚韧草木,愈发茁壮成长。希望每一位学子都能像烟雨一样,既拥有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又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勇气,去面对未来的挑战,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思源廊
其名取自“饮水思源”的典故,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寓意着不忘历史,感恩前行。亭廊与学校的发展历程紧密相连,其整体设计提取学校发展之初“三个人,三千元,三间房”的历史元素。学校从艰苦创业到逐步壮大,凝聚着无数师生的心血与拼搏。时刻提醒着师生铭记学院发展的艰辛,传承前辈们的奋斗精神,在知识的汲取与传播中,不忘来时路,秉持感恩之心,砥砺前行,将“高效、优质、团结、拼搏”的优良传统不断延续、发扬光大 。
实训客机
实训客机不仅是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更是学校秉持知行合一、高度重视实际操作教育理念的鲜明象征。虽是模型,但每一处细节都精准还原真实客机的模样。依托实训客机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模拟真实的客舱服务流程,从细节处打磨服务技能。打造沉浸式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实操中锻炼能力,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