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专业认知、筑牢文化根基,推动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创新融合,10月30日,艺术设计学院组织师生前往德州市博物馆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刻刀笔书画工作室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文化浸润与技艺观摩中汲取创作养分。
在德州市博物馆,艺术设计学院老师带领学生依次参观各主题展厅,重点品鉴了馆藏文物中的艺术珍品,让学生直观感受传统器物的造型美学与文化内涵。在文创展示区,师生们对融合馆藏元素与非遗技艺的文创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文创+非遗”的创新魅力与市场价值。参观过程中,专业教师结合展品细节,现场讲解传统纹饰的演变脉络、工艺技法的传承创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文物中的文化符号转化为现代设计语言。


随后,师生一行前往董子文化街“木人堂”木刻刀笔书画工作室,拜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唐万武先生。工作室中竹木清香四溢,匾额、书签、木简等各类作品琳琅满目,尤其是7000多字的《孙子兵法》木简作品,以自然随形的材质与精雕细琢的工艺,让学生们叹为观止。他结合自身创作经历,分享了如何通过叠刻手法表现书画的浓淡干湿,以及在作品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的创作思路,鼓励学生既要传承传统技艺精髓,又要贴合现代生活需求进行创新。


参观现场,学生们踊跃提问,围绕木刻材质选择、纹饰设计适配性、传统技艺现代化应用等问题与唐万武先生及专业教师深入交流。同学表示:“这次参观让我真切感受到传统工艺的温度,博物馆里的文物纹饰和木刻技艺的刀工韵味,都为我的设计创作提供了全新视角。”
带队教师高老师表示,此次实践活动是学院“文化浸润+实践育人”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通过将课堂延伸至博物馆与非遗工坊,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与非遗技艺,既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激发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感。下一步,艺术设计学院将持续深化与地方文化机构、非遗工坊的合作,搭建更多实践教学平台,助力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成长为兼具技艺素养与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
